【宁夏日报】西吉:肉牛品种改良成为富民“金钥匙”
“我家的牛又不吃饲料了,已经卧了3天,不知道咋回事?”
4月10日,西吉县西滩乡林家沟村村民马成祥在村村享APP上,找到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所长梁小军联系方式,打电话咨询。“这几天天冷,牛受寒发生感冒,你这头老黄牛抵抗力弱,更易感冒,赶快去兽医店买点安胃太保药,拌到饲料里让牛促消化、提高免疫力。”梁小军给马成祥解惑支招:“你这头老黄牛经常发病归根结底是品种不行,从长远看,还是换安格斯、西门塔尔良种肉牛养,收益相对好点。”
“我家那头老黄牛品种不行,专家建议换品种养一养,村上有什么政策吗?”马成祥听了专家的话,找到村党支部书记马志良询问养殖事宜。“咱们村被列入闽宁示范村,已争取278万元闽宁协作资金,改造提升肉牛养殖场,将村养殖合作社以每年10万元价格租赁给宁夏彩鲫农业发展公司。”马志良告诉马成祥:“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淘汰牛,并以低于市场价购进西门塔尔肉牛,帮助大家解决养殖烦恼。”
马志良帮助马成祥联系宁夏彩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强,进行换牛。“我们根据市场肉牛价格,通过称重方式估价,以高出市场价1000元至2000元的利润,让马成祥换优良品种肉牛,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。”袁强说,收购的牛全部供给他在兰州市的餐饮门店。
林沟村借助闽宁协作机遇,采取“党支部+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将农户与企业联结在产业链上,实现互利共赢。“改良品种加快了肉牛生长周期,提高了牛肉出肉率,提升了肉牛品质。”马志良说,“村里年年换改良牛,每年有十五六户,换牛20头左右,养殖户户均增收3000元至5000元不等。”
宁夏彩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促进西滩乡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、促进农民增收起到“助推器”作用。“该公司对全乡肉牛品种改良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,可带动10个行政村、2000余户村民换牛。”西滩乡党委书记陈志伟说,今年计划实施西滩乡林家沟村集种植、养殖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,新建标准化暖棚3000平方米,养殖300头以上优良品种肉牛,带动20户村民就业,收益10万元以上。
西滩乡通过换购方式让养殖户实现肉牛品种改良,既为他们减少了亏本风险,又增加养殖户的收益,吹响了西吉县肉牛品种改良的“冲锋号”。
今年,西吉县围绕打造宁夏肉牛养殖核心大县、牛肉产品生产加工强县和全国西门塔尔肉牛繁育基地为目标,盘活现有种群资源,完善良种繁育和技术体系建设,指导养殖户和养殖场调购补栏西门塔尔母牛3.5万头;推广优质西门塔尔肉牛冻精17万支、改良肉牛8.5万头、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%以上,推动肉牛产业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发展,争取年底实现肉牛产业总产值达到85亿元。(宁夏日报见习记者 姬禹/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)
来源:宁夏日报
采编:邢自昱
审签:曹建利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